破壳!曲水稻香“嘎嘎香”

阅读量: 发布时间:

字体:

8月的西安农投集团“曲水稻香”项目区,一阵细微的蛋壳碎裂声打破宁静。几十只毛茸茸的雏鸭探出嫩黄的喙,在孵化箱里摇摇晃晃——这些“生态萌娃”是项目自主孵化的首批稻田麻鸭,也是西安农投以创新激活现代农业、以生态闭环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缩影。


640 (1).gif


640 (31).jpg


从“花钱买”到“自孵化”的转变


此前,鸭舍里负责带领鸭队的大鹅自己搭巢孵出了小鹅,曲水稻香项目的“鸭司令”王兴旺发现后萌生了一个想法:“大鹅能孵,鸭子为啥不行?”这位稻田边的“老把式”转身当起“科研员”,网购孵化箱、学习温湿度控制、研究孵化周期。


“一开始心里打鼓,不知是否能成功?”他笑着回忆

“没想到绿皮鸭蛋不到一个月就啄开了壳!”


如今,基地孵化箱里仍有雏鸭在破壳。白鸭蛋孵出小黄鸭,绿鸭蛋钻出乌黑雏鸭,这些“小土著”们未来将逐渐成长为项目的麻鸭种群。从“外购鸭苗”到“自主孵化”,看似微小的转变,背后是西安农投基层员工“敢想敢试”的创新活力,也是项目从“传统养殖”向“生态农业”迈进的重要一步。



这些雏鸭并非普通“萌宠”,而是“曲水稻香”项目的“生态小卫士”。


640 (32).jpg


从“稻田卫士”到“生态产品吉祥物”的闭环



“等它们长大,就是稻田里的‘除虫除草特种兵’。”

项目负责人说,麻鸭喜食害虫、杂草却不啃稻苗,是天然“绿色农药”。

项目有了“鸭军”驻守,水稻田实现“零农药”种植,稻米、鸭蛋都自带“绿色有机”标签。



鸭粪入田当肥料,稻田为鸭提供天然饲料,“稻护鸭、鸭促稻”闭环运转,项目也逐渐形成了“种养循环”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以前外购鸭苗成本高,现在自孵自养,一只鸭苗成本能降三成。”从破壳到下蛋,从“稻田卫士”到“生态产品吉祥物”,麻鸭的生命周期串联起“养殖—种植—销售”的全产业链闭环,践行着西安农投“生态优先、效益为本”的理念。


640 (14).png


现代农业升级的实践


“曲水稻香”项目作为集团首个农文旅融合项目,从单一水稻种植,到“稻鸭共作+有机农产品”,再到“自主孵化+闭环产业链”,每步升级都瞄准“农业现代化”。“从外购到自孵,破的是传统农业的思维定式。”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项目将扩大孵化规模,打造“鄠邑麻鸭”特色品牌,探索“稻蟹共生”“稻虾共养”等模式,追求“一季稻、一茬鸭、千斤粮、万元钱”的综合效益,真正实现“以技术创新降本增效,以生态循环提升品质,以产业链延伸拓宽市场”。




如今,曲水稻香项目里的小鸭子每天跟着“鸭司令”的哨声在稻田间守卫生态,自由生长。这是西安农投基层员工创新活力的体现,也是国企助力乡村振兴的有益实践——以微小尝试,汇聚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让现代农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在田间落地生根,催生出一幅幅“产业兴、乡村美、群众富”的生动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