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以《西安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探索资源流通新模式》为题,从机制革新、交易品类扩展、服务网络完善,制度监管体系构建等四个方面深度报道了西安农投集团子公司西安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以系统化改革打通城乡资源流通“任督二脉”,为全国城乡融合发展提供“西安方案”的具体做法和显著成效。


面对城乡要素流动的体制壁垒,西安农投集团打造全国首个以“城乡融合”命名的综合性要素交易平台,构建“线上+线下”全流程交易体系,从申请受理到结算交割八大环节环环相扣,全程阳光运行、闭环管理。灞桥区一宗8.3亩集体土地经过43轮竞价,以1010万元高价成交,溢价率达27%,成为农村土地市场化配置的生动注脚。运行至今,平台已促成815宗交易,为村集体增收17.75亿元,让资源告别“沉睡在村”,真正实现流动增值。

平台打造四大核心交易板块,覆盖21类品种:
•农村资源资产产权交易类:盘活闲置资源资产,提升利用效率
•农业农村项目投资招商类:引入资本活水,激发乡村产业活力
•农产品流通类:打通产销链路,助力农民增收
•农村工程、货物及服务采购类: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建设成本
蓝田县50亩撂荒“四荒地”通过平台变身“聚宝盆”,为村集体创收27万元;灞桥区“农历古会”服务采购借助“返乡比价”模式,节省成本14.6%;创新推出的“揭榜挂帅”“集采组合”等机制,让交易场景灵活适配基层需求。

四级服务体系织密服务网络——市级平台统筹,9家子公司、1家分公司辐射区县,服务窗口直达街镇村落。6800余人通过219场专项培训掌握平台操作,社交媒体矩阵让“应进必进、阳光交易”理念深入人心。跨界合作更延伸服务边界,联合秦农银行定制26类金融产品,与天津、成都等城市共建跨区域要素市场生态圈。

“六统一”标准构筑全链条监管体系:统一规则、系统、鉴证等环节确保交易全程留痕、风险可控。每笔交易出具的《交易鉴证书》,成为集体资产处置的“法律护甲”,让资源在市场化流转中实现规范闭环。
从破解资源沉淀困局到构建城乡统一大市场,西安农投集团以要素交易市场为支点,撬动了“资源盘活—收益提升—机制重塑”的融合新生态。当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一幅“乡村有活力、城市有支撑”的发展新图景正在关中大地徐徐展开。